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饶是司马迁与霍善相处久了,已看到霍家人的诸多不凡之处,也对卫青这种说放权就放权的干脆震惊不已。
世上有几人能做到这种程度?
事实上卫青能在刘彻手底下当那么多年的大司马大将军,对许多人而言也是极不可思议的。
虽然很多人不敢挂在嘴边,但他们其实都在心里觉得刘彻其人有些刻薄寡恩,从来只图自己痛快不管别人死活。
哪怕是他曾经礼遇爱重过的心腹要臣,下场凄惨、举族夷灭的也不在少数。
谁能想到卫青一个骑奴出身的人能得善终?
这些年想看他楼塌的人可不少。
结果他居然没塌。
对此,为之高兴的有,为之遗憾的亦有。
但卫青本人对别人的想法向来不甚在意,仍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。
司马迁突然觉得这个看起长安城中脾气最温和、平日里最好说话的人,其实有着一颗再坚韧不过的心。
也许对卫青而言,他效忠的始终是当年那个让他从骑奴身份里脱离出来、将他带在身边叫他耳濡目染了解军事与政务的少年帝王,而非别人口中那个刻薄寡恩、反复无常的孝武皇帝。
刘彻退位后那些年发生的事,并不会记录到《孝武实录》之中。
不过司马迁偶尔受邀过去宴饮游猎,对上林苑中那轻松惬意的养老生活还是能窥见一二的。
于是在闲暇之余,司马迁又一次没忍住私自修史的冲动,私底下写了本《管窥录》,以此记录自己在上林离宫中的所见所闻。
结果这份书稿不知怎地被回长安看望亲朋好友的霍善给瞧见了,大呼如此好书怎么能不出版。
这厮当场就把他的《管窥录》给顺走了,说是要刊行天下,让大伙都看到早日退休的快乐,别整日汲汲营营想着抓紧手里那点权力。
霍善还在书后印了一首白居易的《不致仕》讽刺这种到了退休年龄却不肯退休的坏现象。
积极响应他舅公用行动呼吁大家一起遵守的致仕政策!
某日卫青应邀去与刘彻聚餐,就发现刘彻正拿着本《管窥录》津津有味地看着。
见他来了,刘彻还要招呼他一起看。
说是里头有不少关于他的事,司马迁这家伙写得怪有意思的。
要不是霍善把这书印出来,谁晓得司马迁这老小子私底下还记了这么多东西?
接过书看了几页后的卫青:“……”
这书里写的人是他?
他怎么不知道自己是这么想的?
卫青用怀疑人生的眼神看向编者栏那个熟悉的署名。
……阿善真是他的好甥孙啊!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关于明月归来照山河正经版她是边陲小城的将门千金,从小见惯贫疾困苦战乱流散,最是知道如何逆境生存,一朝翻身,举家进入京城富贵窝,就此卷入是非漩涡,且看她如何覆雨翻云,秉持初心他出生于一国之都,生来便享荣华富贵,如果没有意外,一辈子便这样过了,然世事无常,高高在上的贵公子自愿跌落凡尘,行于暗夜,成为他从前想都不曾想的人物。一场山匪劫道,本该陌路的两人有了交集,自此展开了一段你追我赶双向奔赴的感情。不那么正经版新晋镇国大将军府上千金回京了,听说是个文墨不通粗俗不堪的乡野女子,心思单纯的城里人纷纷起了心思,无论男女老幼都想上来踩一脚,明明看不起她,却又总爱往她跟前凑。没成想这位千金酸甜苦辣都吃过,就是没吃过亏,想占她便宜?没门儿!闭门养病多年的齐王殿下忽然好了,不仅好了,性子也是大变,向来喜静的人竟开始热衷于大大小小的宴会,直到某人终于忍不住求了赐婚圣旨,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啊!...
...
新作品出炉,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,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,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!...
...
这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小说,每一章都如同打开一扇通往奇异世界的大门。书中收录了各式各样的民间传说鬼怪故事,带你穿梭于那些隐藏在市井烟火背后的诡异角落。在这里,你将邂逅形形色色的鬼怪,它们有的源于古老的诅咒,在岁月中悄然作祟有的是因执念未消,徘徊于人间不肯离去。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颗神秘的珠子,串联起一个光怪陆离的民间...